发奋范文网 >报告总结

革命事迹心得体会5篇

虽然在一件事情上大家的感受都有所不同,但是都要及时记录好心得,心得体会可以把实践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革命事迹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革命事迹心得体会5篇

革命事迹心得体会篇1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又到了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的时刻。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是啊,让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心缅怀英烈,祭奠忠魂。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个像黄继光、董存瑞、江竹筠、刘胡兰这样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长眠于此的先烈们,你们为了旧中国的解放,枪林弹雨中,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带着最后一丝微笑,献出了你们宝贵的生命!可是,我们知道:你们绝对不是漠视生命,而是你们心中装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你们心里装着千千万万的受灾受难的劳苦大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你们最宽广的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你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神圣职责!

虽然,你们倒下了,但有无数的后来者站了起来!你们的精神会为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来传承,并成为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国家不断繁荣、富强最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心理支撑!不论,现在国际环境如何的复杂,不论前进的道路还有多少坎坷,有你们这些榜样所赋予的力量,我们坚信:我们有勇气,也有信心面对和战胜一切我们面对的困难!

小时候,老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新时代建设的重任,虽然也有艰险和困难,但我们一定会学习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好好学习,随时迎接困难和挑战。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立下自己的榛榛誓言: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虽然,我们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用身躯筑起共和国的长城,但我们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用知识武装头脑,勤奋读书。寒门出仕子,仕子治天下。也许,现在你还没有挑大任的雄心伟略,但你应该有改变自己命运,掌控自己未来的设想。所以你得学习,要学习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

先烈们,我们胸前飘动的红领巾像不像一颗火红的心,我们刚刚发出的誓言,像不像已经吹响了的战斗号角?我们新世纪的青少年,一定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使我们的国家永远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先烈们,你们安息吧!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革命事迹心得体会篇2

最近我读了一本革命英雄故事书,其中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

1948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连接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人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这时侯,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冲向暗堡,前进中敌人的子弹打伤了他的左腿,鲜血直流,疼痛难忍,但他咬紧牙关,顽强坚持冲至桥下。可是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董存瑞的身言,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我读了这篇战斗英雄的故事,深受感动,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英雄们用生命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应刻苦努力学习,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应该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革命事迹心得体会篇3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革命事迹心得体会篇4

“学习李培斌同志的可贵精神,就一定要心系群众、埋头苦干,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先。”、“李培斌同志最为可贵之处,是能够始终坚持对党忠诚、政治信念坚定,拥有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4月11日,在海林林区人民检察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掀起了学习司法行政英模李培斌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脚踏实地学习李培斌同志的可贵精神,真心诚意当好百姓公平正义的“守护神”。

生前曾任山西省阳高县司法局龙泉镇司法所所长的李培斌,始终以服务百姓为己任,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因公殉职,年仅50岁。李培斌同志怀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28年扎根基层,投身人民调解事业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高尚情操,李培斌同志是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的优秀代表,是每一名政法干警学习的先进楷模。在中央政法委发出开展学习宣传李培斌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后,海林林区人民检察院党组经研究后决定立即向全体干警发出通知开展学习活动,要求全体干警自觉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进行学习,学习李培斌恪守职业道德,严以律己,乐于奉献,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学习后,全体干警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

近年来,在推进阳光检察、服务检察、学习检察的建设进程中,海林林区人民检察院始终坚持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突破口,通过开展岗位读书学习活动,全院上下掀起自觉“充电”热潮。“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能筑牢拒腐防变意识,坚定为民服务思想;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有助于提高服务效能;通过学习典型人物的可贵精神,能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如今,这样的理念,已成为海林林区人民检察院全体人员的共识。

为了给检察干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应近几年来法律条文修改对检察工作产生的影响,海林林区人民检察院筹措资金,为大家建起了图书室,先后投资近4万元,增添了150余册法律业务图书,为大家自我“充电”提供了硬件保障。此外,还在局域网上存储党的理论和法律业务资料,方便干警随时学习。如今,该检察院已形成了自我“充电”的和谐氛围,而随着学习型检察机关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家牢固树立了“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为推进平安林区、法治林区、生态林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革命事迹心得体会篇5

九月的陇中,秋雨绵绵。人们竞相传诵着这样一个名字柴生芳,社会 各界及群众自发悼念柴生芳同志 , 缅怀他平凡而不平淡的一生 ,临洮更是万人 空巷为他送行,他的感人事迹迅速传遍了陇原大地。自己近期通过网络和广播, 电视深深地认识了我们的好柴生芳。 柴出生于甘肃宁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弟兄六人,他排行老五。当 时家乡生活艰苦,贫穷落后,因为母亲早逝,这个家全凭老父亲一人肩负。在 他的记忆里,读中学时学校离家 30 多里,每周步行回家一次。那个时候,父 亲既要干农活,又要操心家务,既当父亲,又做母亲,每周粗手粗脚地烙六个 灰黄大锅盔,就是兄弟几个一周的吃食。当时,他家里更是经济拮据,生活也 是艰苦清贫,很少有蔬菜吃,常常是盐开水泡馍?? 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他原本可以选择留在北京或沿 海发达城市工作,但是满怀对家乡的挚爱情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一心回到 甘肃,为建设家乡出力。同年 7 月,他被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 1997 年 5 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公派到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的机会, 先后获艺术史学硕士和文化结构学博士学位。2002 年 10 月回国后,柴再 次放弃了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的邀请,放弃了澳门大学高薪聘请,放 弃了汕头市副的发展机会,毅然回到了甘肃,他要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做一 点贡献。 从电视报道中我知道了 2014 年 8 月 15 日凌晨,我们的好柴生芳同 志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在办公室不幸去世,享年 45 岁。在去世的前一天,他连续工作长达 17.5 个小时。他临终前,已经连续五个 晚上都是工作到夜里十二点以后。 除了政绩外,令人肃然起敬的,一是他的博学,二是他的好学。他的博学 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知道他是庆阳地区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北大考古系的 高材生,又是日本国立神户大学留学生,先后获得艺术史学硕士和文化结构博 士学位,堪称“学霸”。

从电视报道中我知道了柴生芳写了 30 多本工作日记,几乎每一本的扉页都 写着“此木生芳流千古”。柴生芳的 30 本工作日记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再朴 素不过的话,但却让我读懂了什么叫信念,什么叫奉献。工作日记不仅是柴生芳 贴近群众的“民意书”“作战图”,更是他一遍遍书写的内心独白。没有豪言壮 语,没有华丽词藻,一本本工作日记用朴素的言语记录了柴生芳在临洮的一千多 个日日夜夜,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这位人民公仆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一颗赤子 之心。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扑在事业上,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离开自己热爱 的党的事业时年仅 45 岁,可谓英年早逝,但是他活得充实、坦荡。 柴是人民的贴心人。他对事业有激情,对工作有热情,都源于对百姓有 感情。留洋学子一心往外跳,他却选择坚守贫苦的陇中。从日本留学归来后毅然 回到家乡参与建设,他的工作岗位不断变动,职务不断提升,可是心里始终装着百 姓、想着百姓、为百姓谋利。是一个把百姓放在心里的好。柴身上没有 什么“当官做老爷”的心态,却与农民和普通群众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他把倾听 群众呼声和群众意见建议,当做工作的基本职责,当做工作的基本方向。 他把所有 忠诚都献给了基层和百姓。 他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着高度的警觉和远离的自觉,他为自己的信仰 不齿于奢靡。生前,他告诫妻子说,如果收受别人赠送的物品,我们就离婚! 他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好, 喝剩下的半瓶子矿泉水, 吃剩下的半块油葱饼, 从来都是留着。衣服总是老三件,领子袖口破了总是缝一下继续穿。下乡调研总 是自备干粮,实在坳不过群众热情,也要支付“饭钱”,清廉是他为官的底线, 他笔记本里的“升官发财莫入此门”这句话是对自己的警戒,也是对其他官员的 警示。 在临洮担任政府主要领导,柴总是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临终前,他已 经连续 5 个夜晚都是工作到夜里 12 点以后。 生前,他常对妻子说,我有我的理想, 我有我的信仰! 看到这些,自己觉得很多方面差距很大,我要学习柴信念坚定、对党忠 诚的政治品质,牢记宗旨、 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夙夜在公、 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过硬作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成为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人。对事业有激情,对工作有热情的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老师事迹心得体会5篇

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5篇

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5篇

雷经天事迹学习心得5篇

袁隆平事迹心得体会优质5篇

党员优秀事迹学习心得5篇

感动中国十大最美教师事迹心得体会5篇

好少年事迹学习心得5篇

优秀事迹的学习心得5篇

个人事迹的学习心得模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25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