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范文网 >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7篇

通过反思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生活是一本永不停歇的教科书,在其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反思,积累丰富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7篇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篇1

一、激发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小学生尤其如此,媒体计算机通过文字、图画、动画、声音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应用计算机课件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用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向学生播放动物旅游公司派来了三辆公共汽车,来接动物们去旅游画面,教师问:同学们猜一猜看,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车子行驶起来,又快又稳;教师问: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想。接着老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圆”它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

二、合理运用动画揭示规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呈现过程,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如果教师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书中的图例,由静态转变动态,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学生们就能随着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如运用计算机技术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的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难以理解,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我们用计算机技术演示,先把一个圆2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等份,16、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直观地演示出图形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克服认知障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篇2

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对教育技术、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飞速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使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更新观念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听了老师的讲座,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意义和作用;知道了教学中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掌握了教学设计的概念及一般过程;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概述和评价;知道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联想我平时教学都只停流在基本应用上,没有理论作指导。然而通过此培训,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能更好的指导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二、收获知识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掌握了常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应用,及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与此同时,参加本次培训还有本校的教师,在学习中,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帮助;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优秀教师,学习他们的经验和长处,不断提升自己。这次培训,但我受益匪浅。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篇3

谭明江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师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强调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可是事实上,很多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多媒体,这些整合只停留在理论的研究的程度上。还有一些学校,信息技术配备是不错,可是很多的设备都成了摆设,只有在碰到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的时候才得以使用,纯粹成了给外人欣赏。没有当然不能用,有了却还不是用不好,是什么问题造成了这样的现象呢?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在摸索着前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如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诸多影响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因素,具体表现为:

1、自身认识和社会、学校认识不够。

面对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学校都能意识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压力,可是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很多的学校选择了避重就轻。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又是信息技术和各学科的整合,又是让信息技术走进每堂课。形式主义如果出现在严肃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素质教育也提倡了很长时间了,可是现在广大的中小学不还是在围绕着中考这跟指挥棒在旋转吗?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是副科,所以学校没有必要再这上面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现在这种以偏颇的目标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学生受到了影响,教师也受了影响。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研究信息技术应用,好好的站在那七尺讲台上,规规矩矩的上课就好了。现在整个咸丰县各乡镇学校都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设备,但是有很多的教师几乎都不开机,课件别人帮忙代做,或者就索性不用课件,觉得课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说到底,他们就是在自身的认识上有问题。变则通,不变则不通。很多的老教师还在拿着很多年以前他们教课的方式在上课,可是下面呢?学生变了,已经是一些开口闭口就网络的学生们了。据调查很多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已经成为了网络。所以更新自身对于信息技术运用的认识很重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资金是困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运用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没有钱就不办教育了吗?教育是一个百年大计的事情,广泛开展社会教育,让社会让企业来参与到教育建设中。当然有的时候教育设施的薄弱也是有一些人为因素的。

3、师资队伍素质较低。

中小学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运用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现在农村中小学的现状是老教师的比例比较大,这部分教师基本上电脑技术能力是比较弱的,可会用计算机的教师不到10%,有的教师想用多媒体上一节课还必须有信息技术教师跟班指导,否则就有可能出“丑”。教师学计算机也是被逼无奈,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计算机证,应付职称晋升等,而学校对于这样的现象却不很关注,硬件条件达到了标准,软件却落得很远很远。上级来检查的也只能看看说硬件达标了,软件却很难检查。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篇4

现代社会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把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教学的改革尤其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极大的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性的学习。

下面笔者就自己十多年来如何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将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精心组织生动而富有活力的音乐教学,粗略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门情感性艺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师一本书、一架琴的教学套路,集声、光、色、影于一体的优势,设计出具体、生动、形象的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情感体验、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了蒙古人民生活的美好画卷: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宛如白云一般、一顶顶蒙古包洒落在草原上、“那达慕大会”上蒙古人民载歌载舞、进行摔跤、射箭、赛马比赛等场景(配上蒙古风格的音乐)。极具异乡情调的生活环境、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场景是那样新颖,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产生进一步了解蒙古人民及其生活的兴趣。

二、扩充信息,丰富教学资源 。

数千年来,人类创造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教材只是选择了其中极少的一些优秀作品。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显然是不够的。信息技术地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拓展了音乐教育的时空界限。影视、广播、网络上关于音乐方面的资料是应有尽有,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学完歌曲,再让学生谈谈家乡过年习俗的教学程序,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国各个地方是怎样欢度新年的,各国人民在过新年时有些什么不同的习俗,庆祝新年的歌曲还有哪些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直观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音乐是情感艺术,也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中,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既适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一课,如何让学生从众多的音乐片段中分辨出乌龟与兔子的音乐形象是教学的重难点。我制作了乌龟和兔子跑步的动画,分别配上大管、单簧管的乐曲。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单簧管音域宽、高音优美动人,善于演奏快速的曲调,好像小兔子活泼轻巧、蹦蹦跳跳的样子,情绪是欢快的;大管音色低沉、浑厚,音乐速度慢,适于表现乌龟的沉稳笨重。学生们对大管、单簧管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两种音乐形象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随着音乐童话故事的发展,准确地判断并做出乌龟及兔子跑步等不同动作。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艺术形象、理解音乐作品。

四、借助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使得学生音乐创作能力得以实现和发展。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常常会启发学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场景画一幅画。那么能不能让学生自己练习作曲呢?借助于各软件平台,圆孩子一个小作曲家的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小学高段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迸发出初级的创作灵感:一句句富有想象力的歌词,一段段朗朗上口的小旋律,一个个简洁明快的节奏等,我尝试利用“tt制谱”软件平台,让学生自己自己创编旋律,或为旋律制作伴奏。我还利用premierepro、powerpoint或会声会影等软件制作、播放一段很有特性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创作,然后拿几个学生的“作品”,利用软件(fina2006、sonar、tt等)制作,进行配器,让学生自己来欣赏自己的“作品”,效果非凡。由此可见,无论是情感的体验,还是音乐演奏形式的变化、乐器的搭配等,都要发挥学生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信息技术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使用。尤其在音乐这门情感艺术的教育中,教师的情绪、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是信息技术无法胜任的。另外,制作课件时,不能过于追求美观、讲究技巧。如果运用媒体过滥,感观刺激过多,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根据教学规律及教学实际,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其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优势,将美术、文学、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对改革音乐学科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篇5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活动已经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克服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登录平台学习,积极参加yy的答疑活动,感受省管老师工作的真诚,感受授课教师的风采,聆听他们耐心的解惑和真诚的传授,使我特别的感动。

这次国培给我的感觉是全新的: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授,与同行交流讨论。这段研修的历程,有压力,更有收获。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次国培中学习的都是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如翻转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微课的设计和应用,以及office2010的技术等等。培训内容既充满新鲜和实用感,又有一种挑战性。因此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了乐趣,充满了兴趣。所以当这些课程留下让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的作业的时候, 我都感到很兴奋。我每次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有时作业做的不好,就一次次的回看视频教学以及专家的讲座,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

在培训微课时,老师讲解非常明了、清晰,只要培训者有时间去观看,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即使一下了看不明白,可以反复地去看,直至自己学会为止,这符合了微课的设计理念。在国培中我是李xx老师坊的学员,能够在这个坊里的学员都是幸运的,我们可可以通过qq群平台以及qq好友等方式与李教师进行互动,李老师又不厌其烦进行一一地解答,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而且也产生了学员与老师互动,学员与学员互动的培训模式。这样的培训方法既让我们学得了技术又可以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让我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真是两全其美。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篇6

第一次去永嘉,感受颇深。

从使用新三年级教材以来,最大的感受是不用新教材、继续沿用老教材。有这样几个原因:1.新教材采用的是win7系统,由于学校设备是05年配置,甚至出现两人一机;2.新旧教材差别不大。而今天听了唐小挺老师的讲座深有体会。

1.解读课程;

信息技术是门新课程,至少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课标。那么教材是怎么编写的呢?是否我们一线教师只能仅仅围绕教材来上课。通过唐老师讲述自己参与编写教材的过程,我们才知道教材是基于教学知识的共性而编写的,很多个性化的东西无法很好的编写采纳入教材。

2.读懂教材

(1)对教材要有个宏观认识,了解知识体系,避免多教、漏教。

可能是所有新教师的通病吧,但凡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只是好好的看了要上这节课的内容,很少去把正整教材粗略浏览,也就是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更何况是小学四个年级段所有的教材。而对于教材的读懂,大多仅仅停留在表层,参考教参给出的教学目标,而无法理解为什么编者这节课这样设计、要求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后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2)重视单元,领会单元目标与教学任务;

例在新教材四年级重点学习word的图文混排。在四上《图文并茂赞文章》中学习图片的插入和调整,而在四下的《节日文档制作》中也提到图片的插入和调整,所不同的是前者要求学生掌握这个技能,而后者是巩固这个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一副图文文档。

(3)解读文本,理清课、节之间的知识脉络。

(4)关注细节,一栏一句一图中显现编者智慧。

在每个单元的第一页都会有一段话,这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最精简的概括,却最被人忽视。还有新教材中的“选定”换成了“选中”。

(5)善用练习,掌握习得过程。

新教材的设计强调学生电子作业的上交。

今天听了这个讲座后,知道以后要做两件事:一是要通读教材,至少要把整本教材内容浏览、理清本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二是要关注教材编写的细节处,每个词、每幅图的设计都包含了编者编写的心血,弄清楚理由,方能更好的理解教材。只要这样读懂教材,那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已基本形成。

3.重视教学目标;

存在问题:(1)本末倒置,重设计,忽视教学目标的设定、理解;本学期参与了一次团队赛课活动,经过几次的磨课、正式上课、专家点评后,我对自己的课依旧模模糊糊,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根源在哪里?现在想来还是对教学目标的模糊。我上的课是三上的《大小写字母巧输入》,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参考教参而来,然后,在几次的反复磨课中,团队便注重教学技能的改进。但这样的上感觉根基不稳,学生明明都已经会了,为什么还要反复去讲他们已经会的东西,是因为这些内容是这节课要实现的目标?(2)教学目标主题错位,主体不清晰。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常常出现教会学生什么,而不是学生学会什么。

那么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有计划的教与学的活动所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设计教案的第一步、最关键一步就是设定好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的内涵: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与交流;过程与方法——如何获得、习得知识和方法(通过……行为,达到……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道德、品质、情感、专业习惯等几个方面的进步。

教学目标设计的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

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篇7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等问题是新课程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使人们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一、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的综合处理编制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之中明白了比较深奥的道理,学生觉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学习情景 形象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地讲解,或者是煽情地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月光启蒙》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妈妈那甜美的歌声。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感受到母亲柔和的美,受到艺术的熏陶。学生发出连连地赞叹声,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很快的进入了情景,,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而学生则会兴致高涨、聚精会神。我再开始新课的教学。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平时的小事,了解母爱的伟大。而单纯的说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让学生深刻思考。于是,我用课件播放了史铁生的各种怀念母亲的文章,当时的情景令人激动万分,心情澎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和作者感同深受,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涤。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了作者的思想。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时代在进步,有时教师捧着一本书,捏着一枝笔进教室,的确让学生感到兴味索然。没有了强烈的感官刺激,调动不起学生的情绪;没有情境的创设,学习就不能深入浅出。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教师信息技术2.0个人研修计划7篇

信息技术2.0研修总结7篇

信息技术2.0培训总结报告7篇

信息技术20个人研修总结7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研计划7篇

信息技术2.0教研总结7篇

信息技术个人年度总结7篇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优质7篇

教师信息技术实践总结7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心得体会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603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