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是我们用于记录活动过程的书面载体,为了更好地发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认真写好活动总结,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微主题活动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微主题活动总结篇1
“最后一步,把芝麻团放到糯米粉中滚一会儿……”上午10点左右,北京红黄蓝中灿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做出了元宵,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分外美味。
值元宵节莅临之际,红黄蓝全国各地的幼儿园纷纷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包括赏花灯、猜灯谜、元宵手工制作、击鼓传花等民间游戏。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和体验,使他们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了解传统文化和民俗,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获得内在的自信和快乐。
围绕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每个园所的活动设计又各具特色。北京红黄蓝中灿苑幼儿园的小朋友迎着晨风转动五彩缤纷的风车,放飞梦想。此外,还尝试打破班级限制,全园孩子参与了“传统游戏大联欢”,一方面让幼儿互相认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让幼儿体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北京红黄蓝防化幼儿园的长廊上挂满了老师、小朋友们动手制作的花灯,上面缀满了各式各样的灯谜,等待着家长和孩子的积极参与。老师们介绍说,这些灯谜大都和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相关,符合幼儿的认知,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山东青岛红黄蓝山水名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走到操场,开始了精彩的舞龙舞狮、扭秧歌、挑灯笼等民俗活动,这些“表演道具”都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青岛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录制。
其他园所也都贴近幼儿和家庭的需求,设计了别出心裁的主题活动。
红黄蓝的元宵节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为幼儿创设体验式的环境和氛围,而且邀请家长们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园所为纽带把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紧密结合起来,搭建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大班微主题活动总结篇2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0xx年6月19日,xx幼儿园开展了端午主题活动之快乐包粽子活动,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亲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则自由参观,有的小朋友还积极参与进来呢,大家都体验到了包粽子的快乐。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们认识了棕叶、糯米、黑芝麻馅料、火腿肠等材料,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包裹粽子。
代老师先给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演示完毕后,孩子们也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只看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张张翠绿欲滴的粽叶间",几分钟后,在孩子们辛勤的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跃然桌上,虽然不成样子,但蕴含着孩子们甜甜的心血。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大班微主题活动总结篇3
一、在保教工作中
我积极的配合保育员老师,时刻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能想到的尽量的督促和监督孩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害。在班级常规养成上,我积极的配合班主任老师和保育老师,做到要求一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的完善自身修养,在听课中不断吸取老的教师的教学经验。在一日活动中,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上我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与兴趣,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工作的意义与欢乐。
二、在教学工作上
由于孩子即将进入小学,所以本学期针对孩子的基本情况,组织开展了许多幼小衔接的课程,比如涉及到我的有“汉字书写”“汉字认读”“早期阅读”“经典诵读”等,加上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让我们的孩子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充分的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我们对孩子也做了多种的训练。比如:遵守时间的训练:每天早上按时起床,来园做到不迟到,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等等。规则意识的训练:要求幼儿听上课铃声准备上课,听下课铃声再去小便、喝水、自由活动等。在日常生活中和课堂中,也反复强调严格遵守行为规则,课堂规则。独立性的训练:平时在组织活动时候,我们不再强加于孩子什么,而是让孩子自主的去选择玩具,游戏,工作……在下课的十分钟,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老师催促着小便,喝水等,我发觉这样更加尊重了孩子,也更加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三、在家长工作上
我之前对家长工作相对不是很好,这学期我努力做好和家长的沟通,经常向家长反映孩子近段时间的总体情况,针对当天出现的问题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找出孩子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指导交流,家长和老师双向作用,孩子的问题得以很快的解决,由于幼儿园的影响力和老师的积极付出,我发觉家长对老师的各项工作都报以支持的态度,老师有什么需要,有什么要求,家长都是尽全力的去满足,很少出现不理解的现象,说明家长信任我们,支持我们。在这点上我觉得本学年家长工作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半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也发觉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在班级常规工作上经验不足,组织孩子时,针对孩子出现调皮捣蛋的情况我在处理上还需要加强学习和探索;有些时候有点不够细心,对孩子的观察还不够,下学期还需要加强;老师的语言和行为上有时候不太规范,指令有些不太明确,需要提高……作为我争取在下个学期里面,让好的行为和习惯继续发扬,需要提高的地方能够多反省,多努力,争取在新的学期有新的进步!加油!
大班微主题活动总结篇4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xx市幼儿园、xx中心幼儿园于端午节前夕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老师们首先利用讲故事、观看ppt、视频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述端午节:通过讲述有关屈原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也让他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通过展示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蒿、系彩带、挂香囊等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了端午节丰富而有趣的习俗。老师们还组织幼儿开展了读儿歌、画端午、赛龙舟、做纸粽等游戏活动:“五月五,是端午,赛龙舟、敲锣鼓”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念着一首首短小经典的端午节儿歌,感受着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还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他们内心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在赛龙舟活动中,他们团结合作,争先恐后往前冲,生动有趣的赛龙舟体验加深了孩子们对赛龙舟活动的认识;在做纸粽活动中,他们用灵巧的小手通过剪、折、粘贴、缠绕等方法制作出了一个个漂亮的纸粽。
此次端午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体验中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到了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愿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大班微主题活动总结篇5
世界上有一种情感,与生俱来,没有条件,绵绵不绝,这就是母爱!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5月的第二个周日,我们又一次迎来亲情融融的“母亲节”。在这温馨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培养和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浓浓爱意,增进与家人的感情,高琦幼儿园大一班老师提前策划,安排了一系列围绕母亲节开展的教育活动。
老师组织孩子们设计制作了母亲节的主题展板,孩子们将自己亲手绘制的“最美丽的妈妈”贴在展板上迎接母亲节的到来。在班级开展“夸夸我的好妈妈”谈话活动,孩子们积极踊跃的说这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爱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关心自己的妈妈,爱妈妈。对妈妈付出的无私的爱充满感激。
母亲节来临前夕,5月11日下午,朱xx妈妈带领着全班小朋友们为自己的妈妈制作一份满含爱意的礼物。
朱xx妈妈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为了让这次活动能顺利进行,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圆形画纸,彩色线绳,棉棒和各色水粉颜料都是人手一份。在活动开始时,与小朋友们谈话交流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们都积极回答,表示妈妈为了自己付出了很多。朱xx讲述了一个猫妈妈大火中救自己宝宝的故事,孩子们很是感动。接着为了感谢妈妈的爱将制作一份礼物——花束送给妈妈,庆祝即将到来的母亲节。
朱xx妈妈分步骤讲解制作方法,先制作包花纸,然后系上纸绳,在背景纸上画上花枝,最后用颜料在画纸上点上画朵。并帮助鼓励孩子们尽量自己动手做出来的礼物妈妈才会喜欢。教室里顿时是满脸认真的小脸,仔细的制作着花束。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看着自己动手完成的杰作都很欣喜,都说要将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
通过母亲节一系列教育活动,并与家长助教的形式相结合,让孩子们学会感谢母亲、感激生命、感恩生活,也展现了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和收获。妈妈从孩子们精致的手工作品、稚嫩的语言、动作、表演中深受感动,培养了母子亲情,更体现了老师对家长资源的运用,以及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