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价值的心得体会是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认真写一写体会,我们都能很好的表达自身的感受,发奋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党员观看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党员观看心得体会篇1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张富清、李连成、黄文秀、唐真亚、隋耀达、李萌和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代表,一个个名字和集体,他们的事迹都耳熟能详,但是当这些榜样汇聚到一起所迸发出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一次净化、一次升华。观看《榜样4》后,作为党员的我们,是否对照榜样进行反思;作为年轻人的我们,是否前行的路不再迷茫;作为基层年轻党员工作者的我们,是否记得来时的路,是否做到心系百姓,是否恪尽职守、勇担当善作为,是否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功成不居”的低调是芬芳馥郁的人生底色。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群体代表叶培建、孙泽洲和刘适分别代表着老、中、青三代航天人,他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不畏艰难、勇于创新,造就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是梦想与执着的完美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沉住气、俯下身,扎实工作,担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走出属于我们征程的星辰大海。
党员观看专题教育片《榜样4》心得体会三
在10月21日播出的榜样有: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张富清;以“吃亏”换来百姓幸福的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在抗洪中牺牲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20年携带邮件划出20万公里“水上邮路”的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邮递员唐真亚;“宁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的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十所粪便清运工、“三八女子抽粪班”班长李萌;举家“落户”山村的“羊书记”,海南省妇联驻保亭县加茂镇共村第一书记隋耀达;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国足迹的嫦娥四号工程党组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节目播出后,我在网上认真查阅了黄文秀同志的事迹。扎根一线撕下女孩“文弱”的标签,不惧怕入户连吃“闭门羹”,实地勘察跑项目、做方案,在职责范围内为农户申请产业奖补,看似一桩桩不起眼的“小事”,却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了心头的“大事”,一年“驻村期”,她用心用情书写下了平凡却伟大的“实绩”:实现88户418人脱贫,完成屯内1.5公里道路硬化,新建4个蓄水池,安装17盏路灯,集体经济增收6万多元。为实现心中的“小目标”,黄文秀秉承的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踏实做事的优良传统,坚持用“土”办法挨家挨户进行遍访,带领群众学习别村的种植经验发展特色产业,在积“跬步”中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用笃定的意志完成自己的使命。
不“镀金”只“打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没有书生气的黄文秀,用实际行动走到了群众“心里”,用心帮扶、用情交流、用智突围,在革命老区的她,坚信“山沟沟”也能有“好兆头”。拿起书本可以出谋划策,扑下身子可以两腿沾泥,作为一名具备高学历的“第一书记”,黄文秀从没有“高高在上”的骄傲感,更没有把一线作为仕途的跳板,而是像体温计一样,实时监测着各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动态情况,掌握贫困群众的第一手信息,为实施精准扶贫创造了可操作条件。打铁需要铁打的人,在城乡间奔忙,在村屯间穿梭,把脱贫作为奋斗事业的她牵住了百坭村发展的“牛鼻子”,把常人眼中的“艰苦”化作干事的热情,坚信只有带领村民们一起冲破交通、产业和教育的屏障,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子”,如今步入百坭村,道路平坦了,用水清洁了,产业兴旺了,晚上也亮堂了……往昔破旧的村貌换了个模样。
一名共产党员该如何在轻若鸿毛与重如泰山之间作出抉择?从不叫“苦”的黄文秀,在她的入党申请书里写下了答案:“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黄文秀同志勇挑重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我们要学习她身上可贵的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懈奋斗,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党员观看心得体会篇2
黄河三门峡段,汤汤大水中屹立着一块巨石,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被称为中流砥柱。
这种屹立于激流而不倒的形象,激励着古来仁人志士。每逢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中流砥柱就成为一种绝不屈服、绝不低头、绝不妄自菲薄的精神坐标。
2020年春天,“中流砥柱”,再一次成为一种群体人格的写照。
“我是党员,我先上!”
22年前的抗洪前线、17年前抗击非典疫情战场、12年前汶川地震灾区,都有无数人,在危难凶险面前,这样脱口而出,而后奋力向前。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河南500多万名共产党员,带着这种“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锐气,筑起血肉长城,成为 “中流砥柱”。
罗德斌,信阳市委副秘书长,家住信阳政和花园社区。2020年2月3日,罗德斌接到通知,要他向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罗德斌说:“回到社区,我就是个党员,接受咱们这个基层党组织的分工。”
这是河南战“疫”排兵布阵的一个超常规动作。
平日是将,此时是兵,这种特殊的用人方式,在中国革命史上不止一次出现,每一次都是为了应对重大挑战,每一次都充实了革命队伍的肌体。
党员干部下沉,不是走过场、做样子,不是为了给年终总结添两笔,而是要破解难题、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这张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
这个靠墙睡着的人,是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党支部书记晏乃军。
晏岗村距离武汉不到3个小时车程。从除夕夜开始,57岁的晏乃军就带着降压药在村部安营扎寨了。
和他一同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安置返乡人员隔离的,还有村党支部的6名党员。
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凝聚起强大的抗疫力量。一些村民主动作为志愿者,和党员一起坚守在入村主干道的疫情防控检查点。
每天奔波劳累,不少党员干部睡眠都不足5个小时,但所有付出都有回报,在他们的呵护下,晏岗村没有一人感染病毒。
1月29日,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晏乃军累瘫在地,倚着墙根睡着了。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最大的力量也在基层。
正是无数党员干部下沉基层、靠前指挥,无数基层党组织发挥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个社区、一个个村庄,才成为了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的一座座坚实堡垒。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郑州圆方集团党委发出奔赴前线的号召,8支党员突击队奔赴北京、湖北、郑州等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开展保洁工作。
郑州圆方集团党委书记薛荣:“我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各个冲锋陷阵,我们知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会发生巨大的能量。让他们也能够迸发出对党的热爱,为国家去拼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员们的带动下,郑州圆方集团1.6万名员工奋战在抗疫前线,承担126家医院物业管理、卫生保洁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驻村第一书记,为扶贫攻坚而来,为乡村振兴而来,大多数人不曾料到会打一场防疫的阻击战,但1.3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坚守自己的阵地,带领一方父老,顶住了病毒的攻势,也锤炼了攻坚克难的本领。
这样的锤炼,在河南抗疫中无所不在。
河南版的“小汤山”医院,被命名为岐伯山。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疫情紧急,省委省政府要求这个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医院在十天内完成主体部分,并达到使用标准。
16小时完成场地平整;3天,首间箱式板房正式安装;5天,病房区524间箱式板房主体结构完成;8天,室内设备安装完毕, 岐伯山医院,10天高效建成。
心有人民,就是岐伯。
党员屹立处,巍巍岐伯山。
这是一次和平年代的慷慨出征,战场在湖北,医生是战士。
疫情来了,危险来了,辛苦的工作来了,牺牲的可能性激增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意义也就凸显了出来。
防线因此坚固,阵地因此岿然,人民因此安心。
刘海燕,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护士,共产党员。
疫情发生后,刘海燕主动报名到感染科的隔离病区工作。
1月31日,刘海燕已经七天没有回家,丈夫带着女儿来到医院门口给她送饺子。
在扶沟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外,刘海燕与9岁女儿程诗雯“隔空拥抱”。这段被记者捕捉到的瞬间,全网点击迅速破亿,网友们的泪水难以抑制。
这些站在抗疫最前线的先锋,或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他们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但却有一些人,再也无法和我们一起聆听胜利的号角。
2020年2月19日,一场特殊的遗体捐献仪式,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举行。
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共产党员、社区民警樊树锋,静静地睡着,永远告别了亲人、战友和家乡父老。
这位资深民警,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
50年前,基辛格访问中国,在这个仍然贫穷落后的国家里,他看到了这个民族终将再度崛起的精神密码。他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那些最勇敢的人,叫共产党员。
大河滔滔,砥柱中流。
砥柱是什么?是人民,是来自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疫情防控斗争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必将克服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员观看心得体会篇3
接到通知后,xx县联社党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机关10个党支部党员在联社六楼会议室集中学习收看,其他17个基层党支部党员在本支部同步学习收看。在学习观看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记好笔记,学有所获,学习收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观看节目,大家再次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更加深刻了解了我们党从成立到建设新中国,团结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发扬革命前辈英勇顽强、无畏艰辛的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立足本职工作,爱岗奉献,奋力作为,为推动磁县联社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员观看心得体会篇4
千呼万唤,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终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民法,是调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乎所有的法律,因此,《民法典》也被大家称为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人民权利的宝典,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个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离不开它。这次《民法典》的出台,可以说亮点多多,从第一编的总则编,到第七遍的侵权责任编,都有不少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变化。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民法典普及力度。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加强立法工作、推动民法典完善发展。民法典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解决了民事法治建设的所有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断配套、补充、细化。有关国家机关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推动民法典发展更上一层楼。
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民法典落地生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加强普法宣传、加快民法典深入民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古有商鞅变法,今有民法典颁布。从古至今,法律一直走在“时尚尖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人们新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不断涌现,法律在一直不断适应新潮流。我们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一传十,十传百,真正让百科全书式的民法典在世间流传,造福于人民。
党员观看心得体会篇5
面对阻击疫情这场重大斗争,一个个最美的“逆行者”努力成为群众危难时刻的贴心人主心骨,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想方设法克难攻坚,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给党旗增辉添彩,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增添了一道又一道靓丽色彩。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疫情,冲锋在前的广大医护人员与各行各业“逆行者”,留下了一道道“最美逆行者”最帅的背影。各紧急集结进军武汉的医疗队、热心援助的社会各界力量,那些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手术室外席地而眠、疲惫不堪的身影,日夜兼程的援助物资……他们拼尽了全力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在疫情面前筑起了一道道健康防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纷纷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谱写着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那一份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努力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完美无缺。
“你是谁,为了谁,一直在。”他们本可以陪着家人度过一个祥和幸福的佳节,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份温暖的“蜜月”规划。只因他们心中装着别人,无数夫妻、情侣、家人、朋友因为这次突来的“命令”分隔两地,短暂的眼泪与离别后,他们更多的给我们留下了擦干眼泪后众志成城和不甘服输的那股韧劲。“最能吃苦、最能奉献、最能付出”,他们不求回报、不计报酬,一份份“请战书”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大家”的挚爱。多少年来,这种“逆行精神”与我们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一脉相承间无声传承,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为了人民利益和福祉,牺牲局部、牺牲个人,舍身取义,坚决斗争,力挽狂澜。也正是这种“逆行精神”,“一家人”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今天,也将因为这份“逆行精神”,我们定会拨开云雾见月明。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让我们携起手来,同舟共济,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斗争,在“奇迹”中创造“奇迹”,在“逆行”中奋写“奇迹”,合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员观看心得体会篇6
我收看了央视电视片《信仰》三集,虽然《信仰》只有短短三集,却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镜头资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持续学习,不断巩固理想信念。我有一种体验,每次参观烈士纪念馆或者观看类似于《信仰》这类纪录片时,总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但是看过之后不久这种感觉就失掉了。因为作为人而言,惰性和自私自利的天性是根深蒂固的。如何克服?那只有不断地学习。古人讲“学而时习之”,在克服人性的学习上,没有一个人是学一次就能记住一辈子的,必须反反复复地学习实践,印象才能深刻,偶尔的一次两次不起作用。作为预备党员,我不敢讲对照《党章》标准自己是完全合格的,与革命先辈和时代先锋相比,我差得太远了,只有通过学习来弥补。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多看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对我自己的触动比较大,这种学习比较有效果。
在工作生活中,践行信仰并检验自己理想信念的牢固程度。信仰是否坚定,不是嘴上说说的,需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才能检验出来。理想信念是否牢固,不局限于惊天动地的大事上,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看得出来。工作马虎不认真,这就是信仰不坚定;工作偷懒,这也是信仰不坚定。在和平年代里,没有敌人拿着刺刀架在我们脖子上来考验我们信仰的坚定与否,可是惰性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权利的诱惑,似乎比刺刀更具杀伤力,如何克服自己的欲望,是我们要作的长期斗争。
我想,我们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巩固我们的理想信念,可能需要用一生去落实!
党员观看心得体会篇7
暴雨如注、电闪雷鸣,汹涌的洪水漫过道路,眼前是黑压压的模糊世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30岁的壮族女干部黄文秀生前传回的最后视频画面。
以“扶贫路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勇气和坚毅,冒着暴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返途中,遭遇山洪暴发,她随所乘车辆被水冲走,牺牲在扶贫工作的路上,年仅30岁。黄文秀同志将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党和国家,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不愧是优秀扶贫干部代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同为驻村干部,感动于黄文秀同志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在广阔的基层一线,要扎根在群众中,把所掌握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讲条件,始终听党的话,按党的要求做,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光荣,是共产党员闪耀在身上的不同于其他群众的优点。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共产党员工作的方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追梦路上,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尽可能多地发挥出自己的重要作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