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范文网 >心得体会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8篇

一篇表述良好的心得体会可以让大家产生一些共鸣,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8篇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篇1

3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痊愈离开武汉市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这家运行35天的医院暂时结束了它在特殊时期的使命,宣布休舱。同日,江夏方舱医院也正式休舱。至此,武汉全部方舱医院均在各界祝福中“休舱大吉”。

开舱“大义”,休舱“大吉”,方舱医院见证了万众一心,同心抗“疫”的点滴历程,凝聚了战“疫”的磅礴精神力量,更坚定了我们迈向胜利的坚实脚步。

开舱“大义”,以“应收尽收”的姿态,发挥最大效能。方舱托起了生命,方舱守护了希望。一个月前,方舱医院边设计边施工、医护与设备从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浩大场面,犹在眼前。在武汉市各级医疗机构因疫情“一床难求”时,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进一步扩大床位供给,征用一批酒店、场馆、培训中心等用于集中收治疑似病例、轻症患者或观察密切接触者。几乎所有“方舱医院”都是依托城市原本的公共设施,连夜赶工建成,建设时长以小时计。方舱医院将“应收尽收”为目标,发挥最大效能,因此也有人称它为“生命之舱”。据统计,武汉方舱医院运行一个多月以来,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2万人;王辰院士将它比作“诺亚方舟”的“舱位”,用最小的社会资源,最简单的场所改动,最快地扩大收治容量;也有人说它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不同身份、不同行业、不同职责,大家汇聚于此,风雨同舟、同心抗疫……

休舱“大吉”,以“患者零回头”的目标,传递温暖的力量。方舱传递温暖,方舱释放力量。在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带着大家一起跳八段锦、打太极拳、做呼吸操,新疆医疗队的姑娘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教起了“黑走马”,不相识的病友们一起舞起了《火红的萨日朗》……温暖的力量不断从方舱医院传递出来,抚慰人心,驱散恐慌。时间飞快,3月1日,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成为武汉首家“关门”的方舱医院,此时,武汉方舱医院已经实现“床等人”,空余床位有5600张。3月6日,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正式休舱。越来越多的方舱医院休舱,实现了“患者零回头、零病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方舱医院是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重要见证,也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港湾。这里留下了各地驰援医护人员的辛劳身影,更让人看到了医护、患者、志愿者等所有人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温暖和力量。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篇2

方舱医院,被视为此次战“疫”中关键的生命方舟。3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康复出舱,运行了35天的武汉市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宣告休舱。至此,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从2月5日接诊首批患者以来,16家方舱医院先后接诊1.2万多名轻症患者,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起航到休航,不仅仅预见着抗疫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更以托起生命希望的彰显着中国力量,书写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方舟”起航彰显“中国创造”以赫赫骄人的战绩书写人民满意“答卷”。“1·23”封城之后,武汉地区疫情出现井喷式增长,武汉地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矛盾是巨量病患和紧张的医疗资源特别是床位资源之间的矛盾,大量轻症患者无法及时收治而只能居家隔离,既延误治疗,也不利于切断传染源。关键时刻,党中央果断作出建设方舱医院的重大决策,进一步扩大床位供给,征用一批酒店、场馆、培训中心等用于集中收治疑似病例、轻症患者或观察密切接触者。由此,开启了“生命之舟”的起航,从2月5日开始收治首批患者,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大大加快了病人的收治力度,有效降低了轻症向重症的转化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战略作用。回头来看,方舱医院的从无到有,不仅仅是一个包含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中国创造”,更是中国人民超强的创新意识和求索不止的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缔造了应对重大灾情疫情、迅速组织扩充医疗资源的一种新模式,最终以赫赫骄人的战绩,胜利完成阶段性任务,书写着这场“疫考”中人民满意的“答卷”。

“方舟”飞驰彰显“中国速度”以英勇无畏的逆行书写人民满意“答卷”。一个月前,方舱医院边设计边施工、医护与设备从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浩大场面,犹在眼前。从床位铺设到水电改造,从病房的隔离建设到通信保障……一座座方舱医院从无到有、从设想成为现实。在搭建“生命方舱”的建设中,我们看到来自各行各业建设者们齐心协力、通宵奋战的身影。2月3日开始到2月16日,仅仅两周时间,16所方舱医院便伫立在武汉各个区内,共计12988张床位赫然呈现,建设者们的辛苦付出彰显着“中国速度”,闪烁着必胜疫情的决绝信念。16所“生命的方舟”已成,怎可没有“水手”,于是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全国94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护人员在几天内陆续进入方舱医院,边建设、边接收、边治疗,以“最美逆行”的“中国速度”成为“方舟”上无畏的“水手”,闪烁最耀眼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黑夜。短短时间里,方舱医院从建设到运营,彰显着全国建设、医疗团队驰援的“中国速度”,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动表达,更在“一日一方舱”的进度中书写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方舟”休航彰显“中国精神”以平凡温暖的感动书写人民满意“答卷”。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是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的重要标志,而疫情好转的背后,是全国上下的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一个个方舱医院,正是整个“中国战疫”的一个个缩影,在从无到有、有效运转、不辱使命的三十多天里,让我们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信心。“小品哥”凭借“戏精”附体的演技,为无数人带来欢乐;一位年轻人躺在方舱医院病床上心无旁骛地读书,引来国际知名学者福山点评“他的忘我展现了文明的力量”;在《火红的萨日朗》背景乐下,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带领患者一同起舞;脱下防护服后,就一头倒在方舱医院出口处的沙发上睡着的“最美睡姿”……在这个生命的方舟,医患相亲相爱成了一家人,不仅展现了患者抗击病毒的勇气和力量,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感动与温暖,这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的现实体现,是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密钥”之所在。方舱医院的休舱是无数平凡英雄的不怕牺牲、坚守值守、真诚奉献的“中国精神”向人民书写的满意“答卷”,让我们看到必胜的曙光。

网友说:“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关门大吉。”从起航到休航,我们看到武汉在康复,中国在奋进,更看到一幅幅人民满意的“答卷”。别了,“方舟”!你好,春天!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篇3

3月10日下午,随着运行了35天的武汉市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武汉市16家方舱医院全部实现休舱,网友闻此消息,纷纷送上“关门大吉”的祝福。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方舱医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病床供需矛盾突出、疫情防控面临着贻误治疗时机的关键时刻,方舱医院的创建一举扭转了疫情扩散的危机局面。最终,方舱医院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中国日报网发出一组回顾方舱医院战“疫”速度的数字图片,让人感慨万分,这些数字不仅仅是几组数据,而是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缩影,更是为世界提供的中国经验。

“29”和“1”,数字展现中国速度。2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全市各城区将对“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和隔离,但当时武汉市28家定点医院仅剩139张空床位,根本无法满足“应收尽收”的要求,孙春兰副总理领导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进行认真研究后,作出建设方舱医院的关键决策。从决策开始到第一批3家方舱医院建设完成,仅仅用了29个小时,4000张床位投入使用,轻症病人得到及时收治。同时,其余13家方舱医院也在紧张地改造建设着,武汉以平均1天建1座方舱医院的速度,向世界展示着必胜的决心。“一日一方舱”的速度奇迹再次震惊世界,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为此感叹道:“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要告诉全世界,3天之内建成一个医院是可以的,中国可以做到!”

“94”和“35”,数字呈现中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央指导组调动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及车载方舱、三支国家移动核酸检测实验车星夜赶往武汉,76支医疗队在几天内陆续进入方舱医院,边建设、边接收、边治疗,迅速开展工作。35个日夜里,94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务人员化身战士,不顾自身安危,不舍昼夜战“疫”,为“生命之舱”保驾护航。举国上下齐心协力,谱写了一曲共克时艰的“战疫”之歌,中国人民在面对疫情时呈现的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战斗精神,让世界感叹。

“12000”和“0”,数字彰显中国力量。自2月5日武汉投用首批方舱医院收治患者到3月10日的这35天里,方舱医院共开放床位13000多张,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余人,武汉每有4名患者就有1名在此得到救治,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方舱医院在科学的布局规划下,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的目标,交出了疫情防控的完美答卷,被外媒称为“中国奇迹”。就在武汉方舱医院完成休舱的当天,伊朗开始借鉴中国经验,在多地建起了方舱医院,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取得的成效彰显的中国力量,受到了世界的赞赏。

医疗无地域之分,在方舱,大家都是亲人、是彼此的依靠,每个人虽然互不相识,却也相谈甚欢。35个日夜里,欢声笑语驱走了疫情的阴霾,“清流哥”读书的身影、医患共舞的画面、搞笑的情景剧表演,在这个“生命之舱”里留下了太多太多,如今方舱医院终于全部休舱,武汉的春天已经到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后的胜利定能早日来临。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篇4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的确,是那些临危受命舍,小家顾大家的医护人员,是那些来回奔波运输救援物资的司机师傅,他们以身犯险,是他们在保护着中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白衣战士们奔赴前线,那我们普通人更要守卫后方。这个春节,我们没有走亲串户,只有出门口罩,回家消毒。“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们没有白大褂,但我们的心紧紧在一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罩;第二,要经常洗手,第三,不要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免疫力。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我对中国在疫情中的担当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篇5

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境外输入。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全球疫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必须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

为应对最新变异毒株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异毒株,我们要严阵以待、不掉以轻心,同时又要避免恐慌心理、自乱阵脚,保持既不恐慌也不轻慢的心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坚持动态清零目标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打赢任何可能出现的疫情遭遇战,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阻断疫情输入、传播、扩散。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特殊的考验,我们要攻克这个难题,就要总结好、使用好我们前期战胜疫情形成的好经验,要做到“一口岸一方案”,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陆路边境口岸海关要坚决落实“客停货通”“人货分离”等防控政策,对跨境司机、边民等高风险人群要严格做到闭环管理。同时,要继续坚持人、物、环境同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密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要进一步严格规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无合法来源的进口冷链食品。

持续加强防疫健康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有效阻断疫情的传播链。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传染性强的特征,而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之中,这就需要每一个人加强抗疫知识的学习。明确“保护自己”也是积极抗疫,要主动把“戴口罩”“一米线”“勤洗手”等防疫要求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有效地阻断疫情的传播链,守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切实筑牢免疫屏障。当前,“打疫苗”已经成为了大家的自觉,为疫情防控贡献“一臂之力”,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当然,“打疫苗”是为了在人体内部筑起一道防护网,让病毒进不去,能够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党员干部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让更多人对“打疫苗”有科学的认识,自觉打“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构筑起健康免疫系统。

依靠科学力量战胜疫病,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到我们迅速行动、有效布防,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得益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同时,我们能够迅速阻断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通过疫苗的有效防控,让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快地推动。新阶段,面对变异的新冠肺炎病毒毒株,我们要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坚持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屏障,持续用好“科技线”,依靠科学的力量,更好地战胜疫病,筑牢人民群众的健康“防护网”坚持动态清零目标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打赢任何可能出现的疫情遭遇战,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篇6

连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为了保障公共卫生环境,环保科技枫杨项目部的全体环卫人员积极响应公司号召,放弃春节休假、不惧危险,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多措并举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城市的干净整洁。

在疫情防控一线,环卫工人们每日除了做好清扫清洁道路环境卫生的本职工作,还要对果皮箱、交通护栏、硬隔离、公交站牌等城市家具以及地铁口、医院、垃圾中转站周边道路开展消杀工作,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虽然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但是环卫工人们都没有任何怨言,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贡献。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公司和枫杨项目部也高度重视一线环卫工人作业期间的防护,及时为环卫工人配备了医用口罩、消杀药品以及测温仪器,要求大家必须每日戴好口罩、测量体温、环卫作业车辆每日消杀,以确保疫情期间环卫队伍不出现感染者、不出现污染源头。

空荡荡的街头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在一片安静中,依然有沙沙的扫帚声传来,正是这样一群朴实、勤奋而又敢于担当的环卫工人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广大市民筑起一道维护环境卫生安全的稳固防线,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篇7

别了,方舱!不说再见!3月10日下午,湖北武汉武昌方舱医院宣布休舱,标志着此次武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14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大吉”。方舱医院的建立,是在战“疫”关键时期坚决落实“应收尽收”防控要求的“硬核”举措。一个个方舱就是“诺亚方舟”上的一个个“舱位”,从开舱到休舱,为感染患者提供了最及时的治疗,送来了生的希望和温暖。在这场疫情下,无论是在战“疫”前线,还是隔离居家,每一位中国人都纷纷伸出援手,不计得失,想方设法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谢他们战“疫”路上一路同行,感恩方舱医院休舱背后的每一个人每一份情!

“别了,方舱!”的背后,是奋进崛起的中国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把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统筹抓好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上下立即响应,军地联动、航空铁路专项投送、医疗物资企业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一切都为疫情防控来让路,迅速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联防联控态势。短短十来天的时间“火神山”“雷神山”相继建成交付使用。在战“疫”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一个个方舱医院就地而立,有效提高了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了感染率和病亡率。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措施”“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背后是强大祖国的支撑,是正在奋进崛起的中国力量!有国才有家,一场疫情,让每一位中国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感恩伟大的祖国!

“别了,方舱!”的背后,是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湖北和武汉人民站在一起,携手共进、并肩作战,牢牢筑起了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一场疫情,让我们深深明白,在这世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血脉相连的同胞更不会因山海阻隔而孤立无依。星夜集结、千里驰援,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液、一份蔬菜、一个馒头、一份盒饭……承载着满满的同胞大爱。连日来,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一车又一车物资向疫情最需要的地方送去,一笔笔善款、一份份爱心,犹如春日暖阳普照着中华大地,为这场“战疫”传递无限温暖。方舱医院休舱的背后是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真情奉献,感恩这一份又一份同胞大爱!

“别了,方舱!”的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平凡伟大!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各级党员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坚守一线,为群众构筑起坚实的防线。“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袭来,许许多多的人在第一时间奔赴一线,舍去“小家”,成就“大家”,同心守“疫线”,在战“疫”场上演绎着感人的“最美逆行”故事。“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鏖战病魔,每一位武汉人、湖北人都是可亲可敬的英雄,他们克服万难,积极响应“封城”,严格执行“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助力全国疫情防控赢得了积极向好的态势。方舱医院休舱的背后是无数平凡英雄的不怕牺牲、坚守值守、真诚奉献、不辞辛劳,感恩一个个平凡英雄,感恩他们的一个个不平凡之举!

别了,方舱!不说再见!鏖战病魔,一个个方舱让我们读懂了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同胞以及他们滚烫的战“疫”故事,找到了中国必胜的答案!“别了,方舱!”是甜美生活的呼唤,来了,春阳……

医院疫情防控心得体会篇8

2020年的元旦期间,呼吸科的门诊量开始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入院的像原来那7名病人那样的也越来越多。1月17日,医院将住院部一楼改造成为专门的隔离病区。1月30日,医院作为第三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定点医院。医院改造成立了6个病区设置了160张床位,承担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张继先“像救火队员一样”,在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她不仅每天要对160位病人查房了解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遇到危急重病人,还要带领团队通宵达旦抢救。

疫情的发生,不仅对病人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更是对医护人员的巨大考验。一上午4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医护人员都会浑身湿透,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还要不停地对病人进行生活和医疗处置,有时遇上情绪焦躁甚至不理解的病人,大家还要进行安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防护服不透气,还要戴n95口罩,几个小时下来,身上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医护人员几乎一天都不怎么喝水,忙起来,吃饭也不能准点,因为统一佩戴的n95口罩防护比较严,许多人鼻梁和眼下都生了压疮。“可想到我们现在坚持工作,才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就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在全力做好自己的医疗工作。”说起自己的团队,张继先满是骄傲。

当看到科室有部分年轻医护人员的心理有波动,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时,张继先为大家加油鼓劲,她告诉团队,以前我们是“白衣天使”,现在我们是“白衣战士”,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防控疫情个人事迹材料精选8篇

疫情防控简短个人总结8篇

乡疫情防控演练活动总结8篇

防控疫情的个人总结最新8篇

镇级疫情防控工作总结优秀8篇

镇级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最新8篇

疫情期间防控工作总结8篇

校疫情防控工作总结优秀8篇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结8篇

镇级疫情防控工作总结精选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455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