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读后感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为了不断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一定要将读后感写好,以下是发奋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月亮走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月亮走读后感篇1
我们所成为的人,到底是灵魂的决定还是外界的推动?我成为了别人眼中还是自己心中的人?——题记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望见了月亮。”作者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如一位冷漠优雅的绅士,将一个关于是非、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关于自由、关于人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初读此书,我看到了一位中年男子——斯特里克兰德,为追求心中的梦想,不顾世人看法,抛家弃子来到异国他乡,即使贫困交加,他也仍坚持自己。再读,我竟感到一丝恐惧和从心底溢出的伤感,似为斯特里克兰德,又似为自己,这竟让我流下眼泪。我惊讶,思索,感触良多。
何为对错?何为善恶?
斯特里克兰德抛家弃子远走他乡后,世人鄙夷,恶意猜测,仿佛斯特里克兰德是十恶不赦的罪人。可是,斯特里克兰德对于世人而言,他有什么错?斯特里克兰德是有错,可是他的错只是对于他的家庭、他的妻子、他的孩子而言。但世人却用自己的道德去谴责,殊不知,用道德谴责别人才是最不道德的行为。生而为人,活在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着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不同的价值观造成了这大千世界。这种人,活在当下,其中一类便是隐藏在网络后,打着“伸张正义”的“键盘侠”。他们自以为洞察世间,有着网络做屏障,依靠着“言论自由”,便无所顾忌,肆意妄为,用着恶毒的言语去评论他人的是非善恶,造就了不知多少的悲剧。可是正如“卑鄙与崇高,恶毒与慈悲,憎恶与喜恶能够在同一个人心中,并不相悖。”这世间真的有如此明确,如同法律法规一般的善恶黑白吗?世间真的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之分吗?如同一个历史人物要从正反两面去看待,斯特里克兰德也不该被贴上类似标签。
何为爱情?何为婚姻?
婚姻对于斯特里克兰德第一任妻子来说,是一种资本,是面子。她努力地维持一种家庭幸福美满的假象,但实际上,她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最终,平静的大海拍打起凶猛的巨浪。爱情与斯特里克兰德而言,是一种累赘,是枷锁,“那只会影响画画。”他与恩人的妻子在一起,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情欲他无法克服,他屈从于情欲。”他与土著人妻子结婚生子是因为她能照顾好他、满足他,使他能更好地画画。于是乎,有人骂他“渣男。”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徐志摩。满身的才华也无法掩盖他的薄情寡义,是“没有筋骨的豆腐渣”。可他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他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寻找他灵魂之伴侣,他在为自己努力。可现在,多少人的婚姻大厦摇摇欲坠却在努力维持,“忍一忍,会过去的,”那些整日争吵的夫妇可曾记得结婚时的诺言,当年的初心吗?
何为理想?何为现实?
斯特里克兰德从小就有个画画的梦想,但是父亲的阻挠使他不得不把这个梦想藏在心底,过上了父亲想他活成的样子。可是,星星之火终究会燎原,终于,他为自己而活。“即使被讨厌、鄙视,我也无所谓,而且我必须要画画,我身不由己,就好像一个人掉进了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这是经历了什么,心里得有多大的执念,多大的勇气才使他说出这番话啊。我们活在世上,有太多的不得已。现实生活的琐碎终会磨灭我们心中的激情,柴米油盐的计算使忘记爱情本身的模样,家庭的需要使我们的步伐变得沉重,斯特里克兰德的潇洒与自由使人羡慕与敬佩,但社会的和谐美好,却容不下斯特里克兰这类人。就像是《欢乐颂》里所说:“做人呐,随大流最舒服,标新立异最累,要是迫不得已的标新立异就更累了。”难道理想与现实就不能共存吗?斯特里克兰德最终回到了灵魂的最初,画出了旷世杰作,但最后他却让土著人妻子烧毁了它,他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间,最终也将赤裸裸的离去,是肉体也是灵魂。他始终也为无畏他人的看法。于是我也释然,理想与现实能否共存又如何?心之所向便好。
愿你在寻找生活里的六便士的同时,也不要丢掉你心中的月亮。
月亮走读后感篇2
早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月亮与六便士》的名字,但当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总是偏执地以为这本书是诸如《爱丽丝漫游仙境》《绿野仙踪》《小飞侠彼得潘》之类的儿童幻想读物,所以迟迟没有去看。后来接触到毛姆的短篇小说,文笔非常辛辣又不乏幽默,情节的设置安排亦有其独到之处,最值得玩味的还是他对人性的剖析,进一步了解这个有趣的作者才知道,原来《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作品,实在是孤陋寡闻了。
在整本书中,没有一处提到“月亮”和“六便士”,它们充当的是一个象征的意象。“月亮”象征高尚的理想追求,“六便士”则是满足人基本所需的生活条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做“诗和远方”以及“生活中的苟且”。又或者,“月亮”和“六便士”暗指人性中的两面性,高尚纯洁的一面,和丑陋猥琐的一面。小说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就是这样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
你可以用尽世界上所有诅咒的词语来谩骂他,他就是一个厚颜无耻的恶棍、混账、无赖,作者也在文中承认世界上再没有比他更加自私和残忍的人了。对于一个丝毫不在乎他人看法的人,如何能够用到的准则来约束呢?但是另一方面,你不得不佩服他,为了追求理想境界,他可以忍受生活中任何不便之处,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别人,亦可以牺牲自己。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印象派画家高更,说到印象派,莫奈和梵高可能更为大家熟悉,那么高更到底是谁呢?他是梵高疯狂崇拜者的画家,梵高的向日葵是为他所画,精神病是在意识到与他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痛苦中加重,割耳送妓女的行为亦是在与他激烈争吵之后作出的,高更是当时巴黎颇受欢迎的印象派画家,对梵高的影响不能不说相当的深远。
很难想象,在一个人身上同时融合着天使和恶魔的双重特征,以高更为原型的的角色斯特里克兰正是这样一个人,他毫无顾忌地伤害和背叛倾尽全力帮助他的朋友,对为他自杀的女人没有丝毫怜悯之心,所有这些,包括他曾经体面稳定的工作,妻子和儿女,都只是天空中掠过的飞鸟,过去了,甚至不留下丝毫痕迹。他只为画画而生,也只为画画而死。并且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在他死后若干年,他的作品将成为艺术长廊中的瑰宝。他的先见之明得到了时间的证明。
曾看过梵高的画作,他的作品乍看起来颜色欢快明亮,但是一旦细看,就会发现那种明快的表象之下隐含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气息,就像是一座建立在腐臭沼泽之上的花园,花丛绚烂,底下却是遍地腐尸,蚊蝇飞绕。在他的笔下,所有的静物都焕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扭曲着、挣扎着向上生长,仿佛是要竭力摆脱某种不可抗拒的命运。《星月夜》中,天鹅绒似的夜幕里群星在旋转;《麦田里的乌鸦》中,群鸦低低地掠过大片大片的麦田,极端的暗与极端的亮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其他的静物画中,柏树扭曲成燃烧的绿色火焰,向日葵仿佛烧灼,吸引着人前来,然后溺毙在这金色的火海之中。而高更的画,则更加难以理解,如果说梵高的画充满着不安的躁动,那么高更的画则是完全相反的对立面。你看着他的画,什么都感受不到,除了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斯特里克兰就在这样的寂静中跌入了生命的深渊。但是总是有人愿意追随他,无知的女人,诚挚爱着艺术的画家。他们无怨无悔地随他坠入黑暗中去。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往往具有感染力,即使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在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土方岁三带领新撰组对抗新生的政权,在那般捉襟见肘的境地中,仍然有一大批死士愿意追随他,大概就是因为他对武士道的坚守。二战中希勒在德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也是凭借他对纳粹主义的坚信。理想如烛火,猴子尚且愿意火中取栗,更何况是人呢?即使斯特里克兰本人并没有这样的意向,却并不妨碍他身边的人愿意追随他,在被他无数次伤害后,对他的同情远远多于憎恨。他们说,他是一个可怜的人。
看毛姆的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他是一个对艺术和音乐都有着相当了解的作家,以画家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小说,当然不乏欧洲各个历史时期的的画家和他们的相关作品的出现,文中还会不时出现当时的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在读书的时候把这些找出来做背景音乐,边读边听,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假想自己也正置身于上个世纪代英国的一户人家中,没落的贵族之家,有着古板而又浮夸的装潢,乔治时期的奢华家族在你的身后肃穆而立,而你的身下是猩红色的软缎扶手椅,你把手慵懒地搭在额头上,手边是一瓶时令的玫瑰花。
先前是被毛姆的短篇小说吸引,个性化的幽默语言和情节的反转吊着人的胃口,诱使着你读如饥似渴下去,但这也是他的致命缺点。他的情节反转永远发生在第一人称的“我”暂离某地回来以后,其反转过程则由“我”和故事主角的共同朋友——一个不足为道的第三人——进行叙述,读多了便味同嚼蜡了。可以说《月亮和六个便士》挽救了我对他的印象,这部长篇小说和他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有不同之处,故事一开头就是长篇大段的议论和背景说明,必须忍住不快继续读下去才能够品尝到后面的佳肴美馔。
生活中的琐碎屑事与微小点滴是毛姆擅长的领域,本来认为再没见过比毛姆更善于描绘家长里短、邻里韵事的男性作家了,后来仔细一想其实并不尽然。堪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便是以描绘贵族之家的琐事为主要内容的,同样是描写贵族之家的家长里短的英剧《唐顿庄园》,其编剧也是男性;开创宫斗剧风尚的《金枝欲孽》也是男性编剧执笔的。也许就像苏轼感叹的,“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置身事外的男性反而能够更好地把握女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刻画出更为丰满和深入骨髓的女性的形象。
男性和女性的思维模式由于关注点的不同大相迥异。曾经在培训机构兼职时亲眼看过一件事,当时学生家长(妈妈)要过来看看这边的教学条件,不知道路怎么走。在电话中,男老师说你走哪条哪条路,在哪个路口往哪个方向转,说了等于白搭。女老师接过电话,你在哪个路口?哦,你往前面走会经过哪个蛋糕店哪个服装店然后就到了。bingo,马上搞定。可以这么说,普遍来讲男性的思维模式就犹如规划有序的道路,直接,准确,利落。女性关注的食品店和服装店代表的则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待生活,是一种曲线的思维方式,和她在走路的时候一样,只要条件允许,绝不会直奔某个目的地而去,而是走走停停,东张西望,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和从蛋糕店散发出来的香味都能轻易引起她的注意。
英国人提倡绅士风度,然而毛姆在批评起女人来是半点绅士风度也不留,那简直不是批评,而是赤裸裸的讽刺、嘲笑和挖苦,在他笔下女人普遍是盲从、缺少思想能力的低能动物,喜欢唠叨别人家的风流韵事又偏偏装出一副矜持的假样子。不知道在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风行欧洲的女权运动中,毛姆的书有没有被烧掉……对于别人的批评,最难受的事莫过于你还从心底认同别人说的在理,完全无法辩驳,只能望着对方咄咄逼人的嘴巴瞠目结舌。毛姆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他揭示的女性的弱点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人性当中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男性也无法避免这样的问题,除此以外,男性也有自己的问题所在,至于这些问题,就交由女权主义的女性作家来详细剖析好了。她们置身事外,亦会作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
本以为这本书还要好久才能看完,因为中间停过一段时间,为了保持写作风格的统一不得不暂时放下了这本看了一半的书。凌晨的时候脚痛得睡不着,爬起来看书,又在等水烧开的间隙把这本书看完了。凌晨五点钟的小区,天色濛濛的亮。居民楼底的灯亮着暖橙色的灯光,一整夜的水管被风吹得哐哐作响的声音也显得不那么恐怖了。再往小树林方向延伸过去,路灯光渐变成了白色,非常冷静克制的颜色。不由得产生一种错觉,犹如置身于深海之中,灰蒙蒙的光线穿透头顶繁盛的水藻折射下来,光线沾染上水的质感,幽幽地摇曳晃动。
我在海底仰望浮光微漾的天空。而天,就要亮了。
月亮走读后感篇3
如果人终将会死,那么在这世上短短的几十年,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答案。
书里的主人公的答案是追求极致的精神艺术的表达。他抛妻弃子,放弃了原本美满的家庭,体面的工作,独自来到巴黎追寻精神的涅槃,他在巴黎穷困潦倒,靠救济度日,他勾引朋友的老婆,害她自杀却毫无感觉,他对亲人朋友冷漠至极,却对艺术的追求热情如火。他一生极致追求的生活的意义最终在一座小岛上实现。
我想对于他来说,可以说一句:此生无憾。
我崇拜这一种精神性,对于物质条件完全不在乎,只要活着就行,只要还能画画就行,人的乐趣极致就是创作的过程,全身心的投入而得到的愉悦感,当作品完成之后意义就不在了,哪怕对世间来说是最伟大的作品,斯特里克兰最后创作了一副旷世之作却让他老婆将其烧毁大约也是自己最终得到了满足。可是我做不到,现实生活中誰又能真正舍弃呢,自己的家庭,责任的枷锁,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在大家沉醉于那副画气势磅礴的伟大之中时,一句要不要喝点酒,就让杰作的魅力瞬间破碎。
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普通人,我们的肩上扛着责任,我们每天奔波忙碌,为了可以活下去而努力,我们放不下父母,儿女,放不下重担,我们做不到像斯特里克兰一样的洒脱,用自己完整的生命去探索生活的意义。那么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是一种专注的精神吧。
我想对于他来说,可以说一句:此生无憾。
我崇拜这一种精神性,对于物质条件完全不在乎,只要活着就行,只要还能画画就行,人的乐趣极致就是创作的过程,全身心的投入而得到的愉悦感,当作品完成之后意义就不在了,哪怕对世间来说是最伟大的作品,斯特里克兰最后创作了一副旷世之作却让他老婆将其烧毁大约也是自己最终得到了满足。可是我做不到,现实生活中誰又能真正舍弃呢,自己的家庭,责任的枷锁,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在大家沉醉于那副画气势磅礴的伟大之中时,一句要不要喝点酒,就让杰作的魅力瞬间破碎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普通人,我们的肩上扛着责任,我们每天奔波忙碌,为了可以活下去而努力,我们放不下父母,儿女,放不下重担,我们做不到像斯特里克兰一样的洒脱,用自己完整的生命去探索生活的意义。那么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是一种专注的精神吧。
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精神震撼,醍醐灌顶的感觉,细想之下又觉得无法企及。在我们纷扰纷乱的生活里,有太多的责任需要去扛,令我们无法喘息,但是当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应当学习斯特里克兰的精神,全身心的去投入创作的过程。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全神贯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的时候,时间过的极快,内心极其的充实,有一种满足感,即使没有完成什么这一种状态都令人愉悦。所谓的快乐不过如此吧。就像毛姆说的那样,作家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中,从郁积在他心头的思想的发泄中取得写作的酬报;对于作品成功或失败,受到称誉或诋毁,都应该淡然处之。
希望大家都可以专注与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获得自己的乐趣,不要过多的在乎他人的眼光,找准一个方向就向前冲吧,当你竭尽全力的时候,你想要的都会有。
月亮走读后感篇4
之前看奇葩说有位辩手提到一句话——我们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由于误导一直以为出自《月亮与六便士》,直到今天看完全文,发现并没有这句话。我想这可能是辩手对于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与总结。
那期的辩题是——没有上进心我错了吗。我想联系到我们这些平凡人身上,这样总结再合适不过了。——我们用尽了全力,哪怕 最后过着平凡的一生。
艺术家的诞生固然要经历苦寒来,周遭充斥着所有人的不理解;那么艺术家的朋友与身边的人呢,他们同样又何其无辜与不易,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纵然他们的所为都有不为大众所知的不纯粹。
当然,文中一再提到“艺术理想”与“世俗价值观”,我想,我也不过是深受这种价值观浸染并构成这世俗价值观的寥寥一员。
天才的诞生不可否认会为某一领域增光添彩,甚至推动人类的进步,天才的一生也会被世人无限渲染。但是,我却无法以此来和一个被世俗认为的平凡一生来做比较,哪种人生更有意义。
前者的人生,我很尊重,但不推崇。
好像是有点扯远了。
因为我在重新回顾时,又看到这样一些话,——“月亮重要,六便士也重要,性格即命运,命中注定哪样就是哪样。”
“我看这取决于你对生活赋予什么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承担什么责任、对个人有什么要求。”
可能,有些书就是得我们经过时光所赋予的经历后,才能幡然悟到。
月亮走读后感篇5
又是一个懒散的早晨,打开窗,清晨的丝丝凉意在这个夏天显得特别珍贵,我静静地靠在窗边,随手拿起床边的《月亮与六便士》,借着晨起的阳光,看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原来是和我一样的平凡人,只是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在故事里,月亮是梦想与信仰,六便士是安逸与舒坦,纵然脚下铺满了便士,而他的眼里却只有月亮。我为斯特里克兰欢呼!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当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就像一幢房子,马上就要结顶了,结果他却说“我要重新造”,从而在别人怀疑、嘲笑、不理解的目光中,他能有勇气活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我表示无限敬佩。
梦想与信仰,从我们呱呱落地起,就与我们相随,本是灵魂一部分,但在俗世不断浸染中被磨灭。斯特里克兰,在他活到四十岁,浑身已沾染了俗气时,能毫不回头,抛弃一切,内心的坚毅已彻底的震撼了我。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生活中也许我们能够忍受奋斗时候的艰苦,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但是我们却不一定能够忍受安定之后的重新开始,很多人的生活,一旦被打破就会一蹶不振,但是,像斯特里克兰那样,主动打破,追逐梦想,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最喜欢书里的这段话:“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似乎在很多时候都变成了幻想,或者最后梦想也被现实打败了,但是,在这本书中,我发现,每一个人,每一个梦想,在追逐中是最闪亮的,梦想之所以美好,是因为追逐让我们拥有了更多。
阳光透进来了,我伸了伸腰,又是一个元气满满的早晨,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我也要打破平静,追逐我的梦想,寻找我最闪亮的光。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满分读后感
★ 名著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优秀作文
★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优秀800字
★ 英国名著《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
★ 月亮作文600字
★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读后感600字
★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文档为doc格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