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时,积极向上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作文让我们勇敢地分享经历,促使彼此的理解与共鸣,发奋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做美食的作文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做美食的作文篇1
世界上美食千千万:有北京的烤鸭,也有希腊的木莎卡,有印度的玛沙拉薄饼,也有泰国的青木瓜沙拉……但我最钟爱的,还属重庆酸辣粉。
重庆酸辣粉,其用最上等的手工番薯粉条,热水煮熟后加入醋、辣椒酱等使其入味,再使劲搅拌均匀即可。重庆的酸辣粉,酸、辣、香,无比顺滑细腻。吃了之后,仿佛入了人间天堂。
沿着红旗路走进衣裳街,可以发现“重庆酸辣粉”五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跨进小店,里面人山人海,香味入鼻。厨师一丝不苟地筛着粉条,让人忍不住想上去试一试。我迫不及待地坐下来,叫了一碗梦寐以求的酸辣粉。过了不久,酸辣粉就煮好了,它好像打开了我久久关闭的味蕾。我发现它不仅香味浓,而且样子极为特别:青色的海带漂浮在辣椒染红的汤上,镶嵌着绿色的酸豆角,颜色强烈的对比,更加激起人的食欲。
终于,我忍不住小馋虫的叫唤,迫不及待的抓起筷子开始品尝。咻咻咻,夹起一大把粉丝吸入口中,软化的粉丝抖着麻嘴的辣油在唇齿间回荡,让人顿时觉得嘴里着了火似的,然后一股酸味流了出来。要是平时,我会觉得难吃,但在这却不会。因酸和辣在一起,使他有一种异样的味道。品尝完让人垂涎三尺的粉丝后,又尝了一下海带和酸豆角。微微的.咸味,酸爽到底的醋酸味,再配上汤汁,那味道简直令人不敢相信。我意犹未尽,没吃完豆角就开始喝汤。先微微嘬了一小口,呀!辣、酸的味道刺激了我的味蕾,没等我吸完,又开始大口大口地喝,根本停不下来!虽然辣,但那味纯正无比,所以我一点也没感觉到。
品尝完,我抿抿嘴唇,简直是不敢相信,人间竟有如此美味的美食。竟有这么入味、这么好看、这么香辣、这么完美的酸辣粉!此时的我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个超高清的数码相机,把眼前这一碗美食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做美食的作文篇2
今天,妈妈给我这位小小品尝家做了糯米粑粑,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妈妈牌”糯米粑粑是如何制作的。
首先准备好需要用到的食材,有水磨糯米粉、水、油、白糖、红糖、蜂蜜、开水。妈妈先把糯米粉放在大碗里,边加水边搅拌,然后揉成粉团,搓成长条。把长条切割成小剂子,一个个小剂子,白白胖胖的像白嫩的小胖子。再逐一搓圆拍得扁扁的。这时候妈妈转一圈来到了煎锅前,倒入油,下饼,慢慢煎制,将两面煎成金黄色。煎好的粑粑就像是给小胖子穿上了金盔甲。接着是调糖汁,在红糖里加入适量的白糖和蜂蜜搅拌至完全融化,倒入锅中,使糖汁均匀的与油合成糖油。将糯米粑粑都裹上糖油,这样金黄的糯米粑粑就好了。糯米的香味夹着糖油的甜香渐渐充满了我整个鼻腔,刺激到我的味蕾,使我垂涎三尺。
我拿起一块糯米粑粑,飞快的塞到嘴里。啊!真烫,我想吐掉,但又觉得可惜,只好忍住烫,慢慢地吞下去,脸涨得通红,十分狼狈。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并说:“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我抓着头说:“哦!我知道了!”一边回答,却又不自觉地又抓起来一个。不一会儿,满满一盘子糯米粑粑被我消灭殆尽,我一边摸着吃得圆滚滚的肚子,一边意犹未尽地舔舔嘴角残留的香味儿和糖汁,万分享受地打了一个长长的“嗝――”
这就是妈妈给我做的糯米粑粑,一道让我难忘的普通美食。
做美食的作文篇3
对于我这种吃货来说,外出旅行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美食,然后在游记中记录下来。
西安最有名的美食是“羊肉泡馍”,我们第一天就赶到到了回民街最好吃的羊肉泡馍店——“老孙家泡馍”。羊肉泡馍的吃法很有意思,师傅会端来几块大饼,然后自己把大饼撕成“小片片”放入大碗,再把羊肉汤倒入碗里,再加上几棵青菜和粉丝,一碗我和大师傅一起制作的“羊肉泡馍”就新鲜出炉了!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有一家“同盛祥”,这家店来头有点大,它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的代表。为了吃到美食,本吃货怕过号,一直坐在那里,可是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呀!
这里的“宫保麻辣鸡球”跟我们重庆的不一样,摆盘很特别,那么大的瓷盘,只有十几粒鸡丁,两片红萝卜,一旁放着小花小草,嫩绿的青椒点缀其中。我用筷子夹了一粒方块鸡丁送入嘴中,酱汁慢慢流出,舌头舔着,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咸咸的,这味道可就大了去了!
永宁门下的书院门老街的小巷里隐藏着一个——“醉长安”,我们东问西拐才找到了这里,二层小楼青砖土碧,古色古香,金黄色的灯笼四周高挂。
“妙笔生花”,褐色的笔架上悬挂着三支粗毫毛笔,仔细一瞧,嘿!其实笔头是榴莲酥,咬在嘴里,那叫一个脆哟!“晾衣毛肚”,一堆凉毛肚挂在一个精致的木架上,真的好像晾的衣服似的,蘸点花生酱或辣椒酱,这个味道不摆了!“葫芦鸡”,全班同学都知道,可是品德老师的说法跟这里不同,这个葫芦鸡用一个半葫芦型的大木碗装着,外酥里嫩,撕下一块沾点辣椒面,真叫一个香啊!
西安的美食不多,但很有地方特色,有着浓厚的艺术韵味。风卷残云,不一会,桌上的东西一扫而光,我舔了舔舌头,咂了咂嘴巴,意犹未尽…….
做美食的作文篇4
嘉定的年,少不了徐行蒸糕。每到过年时,奶奶都会特地买回一蒸圆圆的,厚实的徐行蒸糕,在祭祖的那天恭恭敬敬的摆在供桌的正中间。这种蒸糕香甜可口,韧性十足,却不粘牙。里面混有红枣、核桃和瓜子等各种干果,甜而不腻,还十分有营养呢!奶奶说:蒸糕,蒸糕,希望我们家新的一年团团圆圆,蒸蒸日上,步步高!这真是好口彩,我对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心服口服。
徐行蒸糕不仅美味,历史也很悠久。相传南宋时期,各地官员向皇帝进献当地美食,徐行蒸糕入选。皇帝品尝之后很喜欢,于是下令每年春节,徐行蒸糕作为贡品进贡。你一定会十分好奇,徐行蒸糕是如何制作的呢?首先,要把糯米和粳米混合,在水中浸泡,淘米,去除杂质,将米磨碎,筛选最细小的米粉进行搓擦。搓擦非常讲究,搓的越久蒸出来的糕口感越细腻。最后撒上核桃红枣,在一个特制的锅中蒸好。这样一蒸美味的蒸糕就完成了。这个工序一点不复杂,需要的是耐心和韧性,搓到越久口感才能更有韧性,更加细腻。
徐行蒸糕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奶奶说在她小的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蒸糕,可是现在只有菜场里零星的手工作坊出售成品。徐行蒸糕的传人是我们村里的一位老师傅,以往过年都会给各家各户做蒸糕。他年纪大了,儿孙不想继承这门手艺,于是把蒸糕的技艺传给了一位东北来的大叔。这位大叔和老师傅学了十几年,得了真传,还申请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地把我们徐行蒸糕发扬光大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少愿意去制作那些精巧的手工美食了,许多像徐行蒸糕一样的传统美食在慢慢的消失,祖先的智慧,技艺,正在逐渐地被淡忘。传承,是文化的命脉,没有了传承就没有文化。只要我们放慢脚步,透过徐行蒸糕这样的文化遗产去感受祖先对生活的热爱,文化便因此而传承。
做美食的作文篇5
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天门市有很多特色风味小吃,其中最有名的是小吃当属黄潭米粉了。黄米粉经济实惠,四、五块钱你就能美美的吃上一顿,既解馋,又充饥。
吃黄潭米粉很方便,大街小巷都有黄潭米粉的早餐店。一般以夫妻店为多,老板娘一边忙碌收拾碗筷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进店,沉默地在后厨掌勺则是老板。
只见碗里舀上一大半碗浓稠的棕色米糊,再加上二两左右洁白晶莹、细如发丝的米粉,放上一两撮鳝鱼臊子(所以黄潭米粉也称为鳝鱼粉),撒上青青白白的小葱花和胡椒粉,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黄潭米粉就可以端上桌了。但你还要自己动手,用筷子把米粉和糊汤搅合一下,直到碗里汤、粉和鳝鱼调配充分,香气四溢让人垂涎三尺,这时的黄潭米粉,浓稠的米汤,细嫩的米粉和焦黄的鳝鱼配在一起,口味偏咸而不腻,软滑可口,一碗美味可口的米粉就可以好好地品尝了。
餐馆里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有一二岁正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还有衣着靓丽的青年,他们一边吃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只要一谈起“黄潭米粉”,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它的美味。而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敲碎一个土鸡蛋上去,滚烫的浓汤和鲜香的鸡蛋花混合在一起产生的无与伦比的美味,再搭配一根空心大油条,这就是本地土著最正宗的吃法了。
黄潭米粉据说是二十世纪初由咸宁人余氏兄弟从外地来到黄潭镇,用祖传的手艺在黄潭镇生根发芽,渐渐地流传到天门各地甚至各个城市。在餐馆里,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背后却有很深的技术含量。早期米粉要用天门的特产大米,磨成粉调成糊状后用磨具挤出细如发丝的米粉(现在的手艺人都嫌这个工艺复杂,直接用工业生产的现成米粉了)。糊汤是用鳝鱼骨、大棒骨,鸡骨架等高汤熬制加上籽酱和米粉勾兑而成,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早摸黑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
每逢周末妈妈都会起早床为我们端来几碗黄潭米粉。此时,狼吞虎咽的我往往会吃得嘴巴一圈都是汤汁和粉条,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老头——白白的米粉变成胡须了。这时候,妈妈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惺忪睡眼时就能吃到美味的黄潭米粉难道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浓浓的糊粉加上浓浓的关爱难道不是天底下最美妙的清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