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奋范文网 >心得体会

读中国家规后心得体会5篇

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实践之后,就必须认真写心得体会来记录自己的感受,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及时记录我们内心的感悟,下面是发奋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中国家规后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中国家规后心得体会5篇

读中国家规后心得体会篇1

“为人堂堂正正,莫忘勤慎诚勇”、“百事孝为先,做事意为坚”、“处事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近日,宜兴市谈家干社区的144名党员向社区递交了自家的家训,100多条家训记录由社区统一归类张贴,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供社区居民共同学习。

推动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这是宜兴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打出的一张“特色牌”:通过创设多样化载体,创新开展“清廉家风润万家”主题活动,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将爱岗与爱家结合起来,培育良好家风,推动文明家庭、廉洁家庭建设,在全市形成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的良好风尚。

让“党员家庭”挂牌亮相,以党员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是“立家规、正家风”的一大有效形式。官林镇笠渎村是宜兴最早实施党员家庭挂牌亮相的单位,如今,农户门上挂着的“党员家庭户”牌子可谓是村里的亮点。“党员身份被亮明后,村民们都知道,谁家有急事、难事,只要看见这块牌子,就能找到党员帮助解决。另外,主动站出来支持村里工作的党员也多了。”村党总支书记宗达仁说道。党员陈海年的家门口有块菜地,去年村里计划把他家门前的道路拓宽,他觉得家就在村口,道路改造对他家作用不大,拓宽后反会让自己的菜地少一块。但今年挂牌后,他主动到村委要求修路,还以身作则,劝说周边的村民把菜地让出来支持道路建设。目前,该道路改造已顺利进入招标阶段,不久将开工建设。

而在徐舍镇美栖村,1130户村民的家门口都挂上了“德正尽心,惟勤惟俭”的家训,倡导村民要为人公正、做事尽心、工作勤劳、生活节俭。村民之间展开相互监督,村里成立评比小组,定期举行“美德之家”、“好儿媳”等评比,并将典型事迹上墙,供村民学习,营造住有美居、行有美德的良好氛围。

读中国家规后心得体会篇2

在我国,家规很多时候与国法相提并论,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强调的就是对家庭的有序治理,体现了浓厚的规矩意识。正因如此,在人们的印象中,家规往往意味着尺度与约束,其背后隐藏的总是威严的面孔,或是受责罚的身影。以家规为主题的图书,也因而大多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让人难以亲近。

2017年3月,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一洗传统家规图书的窠臼,从形式到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单看这本书的封面,可谓淡雅至极:只有一列书名、一幅剪影,看不到任何宣传性文字,也没有博人眼球的腰封。这样的一本家规图书,摆在书店里也许无法引起读者的过多关注。但是,翻开本书,便让初见之人不禁暗暗疑惑:家规图书还能做成这个样子?是的,本书让我们多了一种接近家规的方式——在美中感受家规的力量。

从生动讲述中感受文化之美

本书脱胎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名牌栏目——中国传统中的家规。这一栏目从2015年5月推出,通过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至今已发布90多期。本书从中精选中国历史上50个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通过讲述人物经历、家族变迁等家规故事,解读家规精要,挖掘文化内涵,诠释家国情怀,全景式、多方位展现中国传统家规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人文魅力。书中穿插了大量相关文史知识点,收录了传颂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朱熹《朱子家语》以及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得本书的知识性、文化性、生动性大大增强,也使本书的读者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有齐家之需的各级领导干部,同时也适合广大普通读者,更适合每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为本书作序,序言全面梳理中国家规的发展脉络,展现蕴含其中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了本书的历史文化内涵。阅读本书,无异于开启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之旅。

从家训警言中感受思想之美

只有我们具备独一无二的思想,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之美才是人生之大美。本书正为我们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这种美。书中精选的人物或族群中既有至圣先贤,又有大家鸿儒,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们的治家之道至今仍具有宝贵价值。书中每个人物或族群下皆置一则最能体现其思想精华的警言,言约而旨远。比如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朱熹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杨慎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謇门第不可依,成事在奋斗。这些充满浩然之气的名言警句,早已超越家族流传四海。全书摘译近200条家规,内容涉及孝悌、修身、齐家、治国等精神文化的多个领域,以及治学交友、待人接物、婚姻家庭等社会人生的多个层面。比如福建客家林氏家训从居身、居家、居乡、居官四个方面告诫族人: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仁恕正直,是居家良法;恭宽容忍,是居乡良法;廉洁奉公,是居官良法。曾国藩在家书中要求子弟勤俭戒骄: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要。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家规家训,凝结了古圣先贤的丰富经验,照亮了后人的修身齐家之路。

从精彩点评中感受沟通之美

本书所收录的50个家规,每一个内容都很丰富。那么,每个家规最为精彩、精华的部分是什么?这些家规从历史中走来,如何赋予时代内涵,以新的姿态来到今天?针对这些问题,本书为每个家规设置了名家之言,邀请二月河、冯骥才、高建群、唐浩明、王跃文、卜宪群、郦波、王立群、解玺璋、杨朝明等著名作家和文化学者对每个家规进行点评。作家学者在相关领域浸润已久,以名家视角切入每个家规进行点评,犹如架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让读者更为快捷地接近每个家族、每个历史人物,更加准确地领会每个家规的精髓要义。著名作家冯骥才以内在的力量为题点评王家大院:晋中王家大院确实构成一种奇观,上百宅院,数百屋宇,相隔相通,错落有致,蔚为壮观,貌似一城。这是横看。若去纵观,历经明清两朝,上下贯通三百年。一个家族何来这样强劲的生命力?除去政治和经济上的保证,还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靠家训家规。规严训良,家运必久。著名学者王立群以一个大写的人为题点评河南安阳马氏庄园的马丕瑶:就是这样一个获得守法循吏和干练良吏头衔的人,仍要每天把自己关到squo;约斋squo;来幽独审己,用他自己写的《约斋铭》,squo;一约再约squo;,反省惕厉,检讨自己有无squo;辜负衣食父母和愧对循良squo;之处。这是真儒者所独具的内功,也是为后人教育子孙留下的绝佳示范。名家点评让我们对传统家规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进一步强化了本书带来的启示:严规良训可以变成个人的尊严与骄傲,可以带来家族的繁盛与兴旺。

从现实触摸中感受传承之美

本书讲述的是传统家规,但这些家规不是尘封在故纸堆中的陈旧条文,也不是摆放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典册,而是跨越历史传承不断的规范,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千百年来,家规养成家风,家风泽被后人,宛如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流过历史,流进现实。家规的生命力就隐藏在这绵延不绝的传承中,体现在每个家族的现实观照中。本书匠心独运,每章专设人文地理,将每个家族人物所在地的交通方位、历史人物、民俗物产等一一列出。这一设置穿越古今,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每个人物、每个族群的生活,都可以在书本上找到印记,更重要的是,这些印记就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只要愿意,我们随时可以去触摸,去感受。在浙江金华的郑义门祠堂前,当你看到江南第一家的巨大匾额,以及门前两旁的耕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题字时,也许会对这个家族从宋到清173人出仕无人贪墨的历史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漫步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当你在巷口看到清代大学士张英的《让墙诗》时,或许会更加理解贯穿其家规家训的主旨: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从精妙设计中感受图文之美

翻开本书,初看可能以为是一部风景旅游指南,或是一部文化艺术图鉴。其实,这正是本书的突出特色——图文并茂。全书选用的图片多达500余幅,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美感。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诸葛村一章,不仅可以看到八阵图基点、丞相祠堂、雍睦堂等古迹,还可看到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石刻;在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的苏东坡一章,不仅可以看到长江赤壁遗址的大幅彩图、三苏祠、苏堤春晓等风景名胜,还可以看到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苏轼手书《寒食诗帖》;在执事有恪,厥功为懋的'王羲之一章,开篇一幅跨页彩图宛如水墨画般展开,文中更有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神龙本、赵孟頫绘画《流觞曲水》相辅相佐。这些精美的图片与书中的内容密切相关,互为映衬,既突出文化传播的本色,又体现现实性和时代特点,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读完全书,掩卷之余我们不妨回头再看看封面:方方的宋体书名,圆圆的教子剪影,大片空旷的留白,仿佛方圆之中一望无际的原野或天空。这似乎也有了最美的寓意——规矩给人以自由,正因为这些美好的规矩,自由的净土才会如此广阔!

读中国家规后心得体会篇3

关于个人品德。古代文言家训对于个人品德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如何读书和怎样交友两方面。纵览古今家教著作,几乎没有一部著作不教导儿孙要发奋读书和刻苦学习的。当前很多文章把读书归到“职业道德”范畴,我觉得不妥。因为读书和学习很多时候既不是“在公供职”,也不是“履行公职”,应该算做“个人品德”。陆游遗训后人,“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颜氏家训》中有专门的《勉学》篇。很多家教除勉励学习儒经外,还要求学习书法、绘画、音乐、医药和骑射等“杂艺”。

古人教育子女要慎于择友,十分重视朋友的选择。明代杨继盛告诫儿子:“拣着老实忠厚,肯读书,肯学好的人,你就与他肝胆相交,语言必信,逐日与他相处,你自然成个好人,不入下流也。”建国初期,周信芳演出京剧《打严嵩》时就曾考虑用上这段话。姚舜牧也说:“交宜亲正人,若比之匪人,小则诱之佚游而荡其家业,大则唆之交构以戕其本枝,甚则淫欲以丧其身命,可畏哉!”

总之,我国古代的文言家训精华是我国古代人民(尤其是士大夫)教诲子孙立身处世的教育读本。包含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及我国人民固有的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可贵精神。我们回顾、认识、了解、汲取古代文言家训的价值内涵和文化精华,对于我们今天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弘扬良好道德风尚,对于我们完善社会教育体系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将起到基础性和普及性的作用。

有了好的家规家训,并不意味着子女就准能成龙成凤。好的家规家训固然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应避免模式化、程式化。因为家规家训只是一个相对比较浓缩的理念,而家庭教育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要防止家规家训教育走向形式主义。

读中国家规后心得体会篇4

家风,是潜移默化的。具体的从小事做起,乘车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小教育的能时时做到,但是不好的教育也有不让座还大打出手的例子也有。作为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要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为人诚恳,做事要认真,不能贪图享受,不能与人过高的攀比,更不能超越法律道德的界限。

经常告诫他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关爱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遇人需要帮助时,要挺身而出,做敢当的人。遇见长辈要有礼貌,应该主动打招呼。做错事的时侯,要勇于承认,不能撒谎。如果家长知道孩子“知错不改时”,也应该做到“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告诫他们,不要等到无法收场时后悔莫及,让他们从小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总之,无形中好的家风的养成,是正能量的传递,也是以后对自己教育的回馈,我们要世代相传,引导给予孩子好的传统教育,不要过度的宠育孩子。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放着家风这个话题,说每个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风和家规。我是根据新闻上的专题,来写这篇文章的。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家里的风气,风气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国风、也有班风,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家风吧。

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风也分为好几种,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务等等,在家里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风。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规很严格的,所以家里的规则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最后,我觉得好的家风和家规每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我们小学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为规范,讲规矩,要正义。

读中国家规后心得体会篇5

好家规创造好家风,好家训创造好家庭。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它可以让一个家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我们家的家规体现在孝顺上。爸爸妈妈经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顺长辈,孝敬老人,就是每一件事都让老人称心如意。老人说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老人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

吃饭时,长辈没有动筷子,我们晚辈绝对不可以先吃,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到齐了,才可以吃。长辈生病了,我们小孩也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照顾老人,虽然你们可能听上去像一些死板而又老土的规定,但是只要你养成了这些好习惯,你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一点也不死板,反而觉得这是必须的。

我们的家训体现在诚信上。诚信,也是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的一个词,奶奶因为诚信,在她们的广场舞队里,大家对她的印象都特别好。爷爷因为诚信,在他的工作单位上,交到了许多的好同事。爸爸因为诚信,在工作中,与他们公司合作的人日渐增多。

妈妈因为诚信,在家里有急事的时候,她的同事与领导也都会帮它干活。现在,这个品质传到了我的身上,所以在学校里,我找同学们借书,约定好了什么时候还,一定按时归还,绝不失约,在日常生活中,我跟朋友们一起玩,与家人约好了几点回家,也绝不会误点。在我看来,诚信是从每一件小事中看出来的,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

这些家风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与谐、文明、健康、富有。虽然这个愿望不太大,但它也是我们一家八口人共同的愿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大学生军训后的心得体会6篇

树家风立家规心得体会6篇

立家规活动方案6篇

健康中国中国心得体会5篇

中国创新心得体会5篇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5篇

中国规心得体会推荐5篇

119中国骄傲心得体会5篇

《中国骄傲》心得体会5篇

中国规心得体会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503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